|
|
2.如何知道某个月有多少天?
戒急用忍
|
|
2.如何知道某个月有多少天?
原文地址
现在大型的电子商务系统,在数据库层面大都采用读写分离技术,就是一个Master数据库,多个Slave数据库。Master库负责数据更新和实时数据查询,Slave库当然负责非实时数据查询。因为在实际的应用中,数据库都是读多写少(读取数据的频率高,更新数据的频率相对较少),而读取数据通常耗时比较长,占用数据库服务器的CPU较多,从而影响用户体验。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把查询从主库中抽取出来,采用多个从库,使用负载均衡,减轻每个从库的查询压力。
采用读写分离技术的目标:有效减轻Master库的压力,又可以把用户查询数据的请求分发到不同的Slave库,从而保证系统的健壮性。我们看下采用读写分离的背景。
随着网站的业务不断扩展,数据不断增加,用户越来越多,数据库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,采用传统的方式,比如:数据库或者SQL的优化基本已达不到要求,这个时候可以采用读写分离的策 略来改变现状。
具体到开发中,如何方便的实现读写分离呢?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式:
1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,就是定义2个数据库连接,一个是MasterDataSource,另一个是SlaveDataSource。更新数据时我们读取MasterDataSource,查询数据时我们读取SlaveDataSource。这种方式很简单,我就不赘述了。
2 第二种方式动态数据源切换,就是在程序运行时,把数据源动态织入到程序中,从而选择读取主库还是从库。主要使用的技术是:annotation,Spring AOP ,反射。下面会详细的介绍实现方式。
在介绍实现方式之前,我们先准备一些必要的知识,spring 的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类
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这个类 是spring2.0以后增加的,我们先来看下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定义:
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DataSource implements InitializingBean {}
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继承了AbstractDataSource ,而AbstractDataSource 又是DataSource 的子类。DataSource 是javax.sql 的数据源接口,定义如下:
[java]
public interface DataSource extends CommonDataSource,Wrapper {
/**
@exception SQLException if a database access error occurs
*/
Connection getConnection() throws SQLException;
/**
}
[/java]
DataSource 接口定义了2个方法,都是获取数据库连接。我们在看下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如何实现了DataSource接口:
[java]
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() throws SQLException {
return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.getConnection();
}
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(String username, String password) throws SQLException {
return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.getConnection(username, password);
}
[/java]
很显然就是调用自己的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 方法获取到connection。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方法定义如下:
[java]
protected DataSource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() {
Assert.notNull(this.resolvedDataSources, "DataSource router not initialized");
Object lookupKey =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;
DataSource dataSource = this.resolvedDataSources.get(lookupKey);
if (dataSource == null && (this.lenientFallback || lookupKey == null)) {
dataSource = this.resolvedDefaultDataSource;
}
if (dataSource == null) {
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("Cannot determine target DataSource for lookup key [" + lookupKey + "]");
}
return dataSource;
}
[/java]
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下面2句话:
Object lookupKey =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;
DataSource dataSource = this.resolvedDataSources.get(lookupKey);
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返回lookupKey,resolvedDataSources方法就是根据lookupKey从Map中获得数据源。resolvedDataSources 和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定义如下:
private Map
protected abstract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
看到以上定义,我们是不是有点思路了,resolvedDataSources是Map类型,我们可以把MasterDataSource和SlaveDataSource存到Map中,如下:
key value
master MasterDataSource
slave SlaveDataSource
我们在写一个类DynamicDataSource 继承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,实现其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 方法,该方法返回Map的key,master或slave。
好了,说了这么多,有点烦了,下面我们看下怎么实现。
上面已经提到了我们要使用的技术,我们先看下annotation的定义:
[java]
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
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
public @interface DataSource {
String value();
}
[/java]
我们还需要实现spring的抽象类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,就是实现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:
[java]
public class Dynamic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{
@Override
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 {
// TODO Auto-generated method stub
return DynamicDataSourceHolder.getDataSouce();
}
}
public class DynamicDataSourceHolder {
public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<String> holder = new ThreadLocal<String>();
public static void putDataSource(String name) {
holder.set(name);
}
public static String getDataSouce() {
return holder.get();
}
}
[/java]
从DynamicDataSource 的定义看出,他返回的是DynamicDataSourceHolder.getDataSouce()值,我们需要在程序运行时调用DynamicDataSourceHolder.putDataSource()方法,对其赋值。下面是我们实现的核心部分,也就是AOP部分,DataSourceAspect定义如下:
[java]
public class DataSourceAspect {
public void before(JoinPoint point)
{
Object target = point.getTarget();
String method = point.getSignature().getName();
Class<?>[] classz = target.getClass().getInterfaces();
Class<?>[] parameterTypes = ((MethodSignature) point.getSignature())
.getMethod().getParameterTypes();
try {
Method m = classz[0].getMethod(method, parameterTypes);
if (m != null && m.isAnnotationPresent(DataSource.class)) {
DataSource data = m
.getAnnotation(DataSource.class);
DynamicDataSourceHolder.putDataSource(data.value());
System.out.println(data.value());
}
} catch (Exception e) {
// TODO: handle exception
}
}
}
[/java]
为了方便测试,我定义了2个数据库,shop模拟Master库,test模拟Slave库,shop和test的表结构一致,但数据不同,数据库配置如下:
[java]
<bean id="masterdataSource"
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jdbc.datasource.DriverManagerDataSource">
<property name="driverClassName" value="com.mysql.jdbc.Driver" />
<property name="url" value="jdbc:mysql://127.0.0.1:3306/shop" />
<property name="username" value="root" />
<property name="password" value="yangyanping0615" />
</bean>
<bean id="slavedataSource"
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jdbc.datasource.DriverManagerDataSource">
<property name="driverClassName" value="com.mysql.jdbc.Driver" />
<property name="url" value="jdbc:mysql://127.0.0.1:3306/test" />
<property name="username" value="root" />
<property name="password" value="yangyanping0615" />
</bean>
<beans:bean id="dataSource" class="com.air.shop.common.db.DynamicDataSource">
<property name="targetDataSources">
<map key-type="java.lang.String">
<!-- write -->
<entry key="master" value-ref="masterdataSource"/>
<!-- read -->
<entry key="slave" value-ref="slavedataSource"/>
</map>
</property>
<property name="defaultTargetDataSource" ref="masterdataSource"/>
</beans:bean>
<bean id="transactionManager"
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jdbc.datasource.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">
<property name="dataSource" ref="dataSource" />
</bean>
<!-- 配置SqlSessionFactoryBean -->
<bean id="sqlSessionFactory" class="org.mybatis.spring.SqlSessionFactoryBean">
<property name="dataSource" ref="dataSource" />
<property name="configLocation" value="classpath:config/mybatis-config.xml" />
</bean>
[/java]
在spring的配置中增加aop配置
[java]
<!– 配置数据库注解aop –>
<aop:aspectj-autoproxy></aop:aspectj-autoproxy>
<beans:bean id="manyDataSourceAspect" class="com.air.shop.proxy.DataSourceAspect" />
<aop:config>
<aop:aspect id="c" ref="manyDataSourceAspect">
<aop:pointcut id="tx" expression="execution( com.air.shop.mapper..*(..))"/>
<aop:before pointcut-ref="tx" method="before"/>
</aop:aspect>
</aop:config>
<!– 配置数据库注解aop –>
[/java]
下面是MyBatis的UserMapper的定义,为了方便测试,登录读取的是Master库,用户列表读取Slave库
[java]
public interface UserMapper {
@DataSource("master")
public void add(User user);
@DataSource("master")
public void update(User user);
@DataSource("master")
public void delete(int id);
@DataSource("slave")
public User loadbyid(int id);
@DataSource("master")
public User loadbyname(String name);
@DataSource("slave")
public List<User> list();
}
[/java]
|
|
原文地址
1 Java.util.Date
包含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信息。
2 Java.sql.Date
包含年、月、日信息。
继承自java.util.Date。在数据库相关操作中使用,如rs.getDate,ps.setDate等。rs是指ResultSet,ps是指PreparedStatement。
3 Java.util.Calendar
包含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、毫秒信息。
JDK1.1引入,用以代替java.util.Date。
4 Java.sql.Timestamp
包含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、纳秒(nano)信息。
继承自java.util.Date。比java.sql.Date包含更多信息。在数据库相关操作中使用,如rs.getTimestamp,ps.setTimeStamp等。例如:若数据库中某字段hireDate为Oracle的Date类型,则使用getTimestamp时能够将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信息取出;但使用getDate时则只能取出年、月、日信息。因此,一般推荐使用getTimestamp。
5 Oracle数据库提供的日期和时间类型
Oracle数据库提供了DATE,TIMESTAMP,TIMESTAMP WITH TIME ZONE和TIMESTAMP WITH LOCAL TIME ZONE四种类型。
DATE包含世纪、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信息。
TIMESTAMP是DATE的扩展,包含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和fractional seconds信息。定义TIMESTAMP的格式如下:
其中fractional_seconds_precision是可选的,用于指定秒使用含几位小数的浮点数表示,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9,默认是6。上述例子中表示采用两位小数,它的秒值是50.12。注意:12不是毫秒值,也不是微秒值。
|
|
1、
时针旋转1周,即12小时内,时针和分针重合了11次,且连续两次重合相隔的时间相同;
所以可计算:60*12/11 = 720/11(分钟)
即:下次重合的时间是 1 点 60/11 分 ;
最少经过 720/11 分钟,时针和分针就能重合一次。
2、
还能解决的问题,如:
最少经过多长时间,时针和分针就能在同一直线上一次。
连续两次重合过程中,时针和分针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出现两次,夹角分别是0°和180°;
所以可求得:最少经过 360/11 分钟,时针和分针就能在同一直线上一次。
1,当前计算机系统一般会采用层次结构存储数据,请介绍下典型计算机存储系统一般分为哪几个层次,为什么采用分层存储数据能有效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?(10分)
所谓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,就是把各种不同存储容量、存取速度和价格的存储器按层次结构组成多层存储器,并通过管理软件和辅助硬件有机组合成统一的整体,使所存放的程序和数据按层次分布在各种存储器中。目前,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级层次结构来构成存储系统,主要由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、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组成。
存储系统多级层次结构中,由上向下分三级,其容量逐渐增大,速度逐级降低,成本则逐次减少。整个结构又可以看成两个层次:它们分别是主存一辅存层次和cache一主存层次。这个层次系统中的每一种存储器都不再是孤立的存储器,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它们在辅助硬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下,可把主存一辅存层次作为一个存储整体,形成的可寻址存储空间比主存储器空间大得多。由于辅存容量大,价格低,使得存储系统的整体平均价格降低。由于Cache的存取速度可以和CPU的工作速度相媲美,故cache一主存层次可以缩小主存和cPu之间的速度差距,从整体上提高存储器系统的存取速度。尽管Cache成本高,但由于容量较小,故不会使存储系统的整体价格增加很多。
综上所述,一个较大的存储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构成,是一个具有多级层次结构的存储系统。该系统既有与CPU相近的速度,又有极大的容量,而成本又是较低的。其中高速缓存解决了存储系统的速度问题,辅助存储器则解决了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。采用多级层次结构的存储器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存储器的速度、容量和价格之间的矛盾。
2,Unix/Linux系统中僵尸进程是如何产生的?有什么危害?如何避免?(10分)
一个进程在调用exit命令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,其实它并没有真正的被销毁,而是留下一个称为僵尸进程(Zombie)的数据结构(系统调用exit,它的作用是使进程退出,但也仅仅限于将一个正常的进程变成一个僵尸进程,并不能将其完全销毁)。
在Linux进程的状态中,僵尸进程是非常特殊的一种,它已经放弃了几乎所有内存空间,没有任何可执行代码,也不能被调度,仅仅在进程列表中保留一个位置,记载该进程的退出状态等信息供其他进程收集,除此之外,僵尸进程不再占有任何内存空间。它需要它的父进程来为它收尸,如果他的父进程没安装SIGCHLD信号处理函数调用wait或waitpid()等待子进程结束,又没有显式忽略该信号,那么它就一直保持僵尸状态,如果这时父进程结束了,那么init进程自动会接手这个子进程,为它收尸,它还是能被清除的。但是如果如果父进程是一个循环,不会结束,那么子进程就会一直保持僵尸状态,这就是为什么系统中有时会有很多的僵尸进程。
避免zombie的方法:
1)在SVR4中,如果调用signal或sigset将SIGCHLD的配置设置为忽略,则不会产生僵死子进程。另外,使用SVR4版的sigaction,则可设置SA_NOCLDWAIT标志以避免子进程 僵死。
Linux中也可使用这个,在一个程序的开始调用这个函数 signal(SIGCHLD,SIG_IGN);
2)调用fork两次。
3)用waitpid等待子进程返回.
3,简述Unix/Linux系统中使用socket库编写服务器端程序的流程,请分别用对应的socket通信函数表示(10分)
TCP socket通信
服务器端流程如下:
1.创建serverSocket
2.初始化 serverAddr(服务器地址)
3.将socket和serverAddr 绑定 bind
4.开始监听 listen
5.进入while循环,不断的accept接入的客户端socket,进行读写操作write和read
6.关闭serverSocket
客户端流程:
1.创建clientSocket
2.初始化 serverAddr
3.链接到服务器 connect
4.利用write和read 进行读写操作
5.关闭clientSocket
这个列表是一个Berkeley套接字API库提供的函数或者方法的概要:
socket() 创建一个新的确定类型的套接字,类型用一个整型数值标识,并为它分配系统资源。
bind() 一般用于服务器端,将一个套接字与一个套接字地址结构相关联,比如,一个指定的本地端口和IP地址。
listen() 用于服务器端,使一个绑定的TCP套接字进入监听状态。
connect() 用于客户端,为一个套接字分配一个自由的本地端口号。 如果是TCP套接字的话,它会试图获得一个新的TCP连接。
accept() 用于服务器端。 它接受一个从远端客户端发出的创建一个新的TCP连接的接入请求,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,与该连接相应的套接字地址相关联。
send()和recv(),或者write()和read(),或者recvfrom()和sendto(), 用于往/从远程套接字发送和接受数据。
close() 用于系统释放分配给一个套接字的资源。 如果是TCP,连接会被中断。
gethostbyname()和gethostbyaddr() 用于解析主机名和地址。
select() 用于修整有如下情况的套接字列表: 准备读,准备写或者是有错误。
poll() 用于检查套接字的状态。 套接字可以被测试,看是否可以写入、读取或是有错误。
getsockopt() 用于查询指定的套接字一个特定的套接字选项的当前值。
setsockopt() 用于为指定的套接字设定一个特定的套接字选项。
已有一个随机数发生器,生成0的概率为p,生成1的概率为1-p,求如何利用这个随机数发生器制作一个生成1~n的概率都是 1/n 的发生器
制作 1 2 发生概率都是 1 / 2 的发生器,连续发生2次,则发生00,11的概率为p*p,(1-p)(1-p),发生10,01的概率都为p(1-p),在发生10时返回1,发生01时返回2,则发生1,2的概率相等
制作 1 2 3 发生概率都是 1 / 3的发生器,连续发生3次,则发生001,010,100的概率都为pp(1-P),或者是110,101,011概率都为p(1-p)(1-p),则用001,010,100分别对应1,2,3返回,即可使得发生1,2,3的概率都为1/3
1.四个人过河,用时间分别为1,2,5,10,最多只能两个人同时过河,且过河需要手电筒(只有一个),问怎样才能最快过河2.有一个函数intf(intn),编写代码检测它是不是总是输出03.25匹马比赛,5匹马为一组,如何最快的比赛得到速度最快的前三名马,需要几次(无法计时,假设一马匹的速度保持不变)4,用两个栈模拟队列先进先出,模拟其add和romve功能,给出思路和代码
5.一景区需要门票5元,售票员没有零钱,假设这一天会来2N个人,其中N个人会给5元钱,N个人给10元,问所有人都不需要等待的概率是多少
属于卡特兰数列问题:
h(n)=C(2n,n)/(n+1)(n=0,1,2,…)(其前几项为:1,1,2,5,14,42,132,429,1430)
解:下列问题都是Catalan数列:
1.有2n个人排成一行进入剧场。入场费5元。其中只有n个人有一张5元钞票,另外n人只有10元钞票,剧院无其它钞票,问有多少中方法使得只要有10元的人买票,售票处就有5元的钞票找零?2.一位大城市的律师在她住所以北n个街区和以东n个街区处工作。每天她走2n个街区去上班。如果他从不穿越(但可以碰到)从家到办公室的对角线,那么有多少条可能的道路
3.在圆上选择2n个点,将这些点成对连接起来使得所得到的n条线段不相交的方法数?
4.n个结点可够造多少个不同的二叉树?
5.一个栈(无穷大)的进栈序列为1,2,3,..n,有多少个不同的出栈序列?